服務熱線
010-85743155
堅守本心
我們只做社會浪潮中最真的自己
針對這一系列疑問,新浪家居邀請尚品世家裝飾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jiān)歐陽正國、頂層裝飾設計師戴瑞強、易云飛個人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易云飛、東易日盛蔣毅立、尚品世家黎洪良、北京大合空間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jiān)江林生,以及東易日盛家居裝飾集團設計師劉東做客新浪演播室探討這一話題,并邀請新浪家居總編輯戴蓓作為特邀嘉賓,將她在家居以及設計行業(yè)10多年的觀察和解讀與各位設計師進行討論。
?設計不是藝術品,如何“接地氣”地為民生服務?
??“民生不是一個口號,它是一些生活的細節(jié),比如床頭柜插座是放在上面還是放在下面?”新浪家居總編輯戴蓓如是說。設計師不是藝術家,設計不是用來仰望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服務,令人欣慰的是,現(xiàn)在的設計師們已經(jīng)不僅僅是在做設計,而是關心到設計之外,關注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又關乎生活質量的“小設計”和小細節(jié)。
??主持人:目前國內越來越多倡導“設計為民生”的聲音,筑巢獎本屆的亮點也在關注民生和美好人居,作為設計師,您認為設計如何才能接地氣的民生服務?
??易云飛:我理解的“接地氣的民生設計”,就是在設計當中,更加關注居住者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并且運用設計對其進行完善的設計。另外特別重要的就是把錢花到該花的地方,為業(yè)主省錢,而不是僅僅把好的東西進行堆砌。幫業(yè)主省錢的同時,又關注到實用性和藝術性,這就是設計服務于民生很重要的一部分。
尚品世家裝飾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jiān)歐陽正國
??歐陽正國:我同意把錢花到實處這個觀點,從設計里面做減法,不是把很多東西減掉,而是用有限的資金將設計做得更好。
??功能大于一切,解決功能需求是關注大眾在使用過程當中使用人的心情和感受,關注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這也是對人的關懷。
??很多人洗完澡以后,習慣是擦一下鏡子上的水氣。由于衛(wèi)生間的墻面是受潮的,紙巾也容易受潮,所以設計的核心問題是解決衛(wèi)生間的負壓。包括衛(wèi)生間返味的問題如何解決?我們國內住宅發(fā)展時間僅短短的20多年,污水和廢水沒有分離,導致衛(wèi)生間返味的現(xiàn)象難以解決,有些房子可以用地漏來解決,但不能解決其根本,所以在房子建造過程中,乃至后期的裝修,都是需要設計師去思考。還有,洗澡的時候衣服、毛巾、浴巾等物品掛哪?這些細節(jié)都需要設計師替業(yè)主想到,如果還原于生活本身,保證空間的功能性,這就是民生的體現(xiàn)。
??蔣毅立:我所認為的關注民生,就是杜絕過分的設計,不能像以前一樣以繁瑣為美,過于堆砌,應該以簡潔、時尚、舒適的設計去表達生活。
北京大合空間裝飾設計總監(jiān)江林生
??江林生:最開始做設計可能只是在設計,但是通過學習成長,設計師逐漸開始關注設計之外的東西,而設計之外又讓大眾生活更加舒適便捷的就是民生設計。例如插座,通常是放在30公分高,所有床頭柜背后都是30公分的插座,但實際上很不方便,臺燈壞了或者需要充電都要挪動床頭柜,后來發(fā)現(xiàn)很多酒店會將插座放到床頭柜的上面。剛開始我覺得挺好,但后來發(fā)現(xiàn)并不是很方便,酒店的床頭柜非常干凈,所以用起來特別方便,但是作為自己的家庭,床頭柜會放很多物品,由于這些物品的遮擋,插座又會變得很不方便。因此我現(xiàn)在想到的辦法是將床和床頭柜的尺寸固定好,然后在30公分的高度上,把插座的位置挪到床頭柜的邊上去,那這樣用起來會更好用。
??黎洪良:筑巢獎金獎作品中有一個是臺灣黃齡芳的小戶型作品,她將一個有限的30平米小房子的儲物收納空間考慮得很充裕方便甚至達到50、60平米空間的儲藏功能,我認為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注生活本身也是體現(xiàn)了關注民生的一方面。當然,關注民生就不是只限制于小戶型,大房子也是一樣,用對待小房子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空間劃分去對待大房子,幫業(yè)主節(jié)省利用空間,這就是對民生關注最好的體現(xiàn)。
頂層裝飾設計師戴瑞強
??戴瑞強:民生服務就是考慮到點點滴滴,例如洗浴的時候需要衛(wèi)浴間里有吹風機和剃須刀。再說得大一點,現(xiàn)在北京霧霾嚴重,是否要在室內引入新風或者放置空氣凈化器?廚房水源的前端是否需要水處理?把所有的東西盡量想到前端,才能最終做到設計落地,并實際給業(yè)主帶來好處。
??劉東:民生設計對普通百姓是很好的引導方向,讓更多人關注到設計,并且認可設計。對于設計行業(yè)來說,也引導著行業(yè)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戴蓓: 筑巢獎倡導民生的話題我十分認同。今年筑巢獎采用實景圖進行評比,項目完全是落地的,這才能真正考驗設計師的功底。并且通過筑巢獎讓大部分的設計師關注民生設計,引導中國設計的方向,將正確的價值觀灌輸?shù)姜勴棶斨校艺J為這已經(jīng)超越獎項本身的意義。
設計師戴瑞強和新浪家居主編戴蓓現(xiàn)場合影留念
??我之前主持了一個頂層家宴的活動剛好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是頂層設計中心新做的一個大宅,之前想這可能就是常規(guī)的樣板間,但我看完后很是驚訝,房子中沒有任何跟風格有關系的事物,沒有談色彩,材質等等,主要講的是通風口怎么利用自然光線,霧氣如何通過自然的熱壓將它導出去,衛(wèi)浴間通風口的設計如何解決,客廳做了一個斜面天窗的設計,把光擋在了那個斜面上,讓太陽光不會直射下來,人不會覺得很熱。整個設計考慮的是空間背后的使用人的感受,種種細節(jié)都十分令人興奮。好的設計是在設計之外,是我們看不到的東西,但切身感受到了它的好處。
??如何為民生?它不是一個口號,而是體現(xiàn)在這些細節(jié),例如床頭柜插座放哪、通風口如何排風、如何采光等等,這樣一個非常微小的思考,才是體現(xiàn)民生的地方,也是真正體現(xiàn)設計價值的地方,設計不是應該讓別人仰望的藝術品,它應該是實實在在為業(yè)主解決居住問題,讓生活更加美好的催化劑。
??未來的設計將是什么樣?
??未來的世界將是什么樣的?是不是智能化的世界?而我們的設計又將是什么樣的?中國人講究“萬變不離其宗”,“宗”對于設計來說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活之道,設計師要做的就是堅持生活之道,讓大眾的生活空間更加舒適。
??主持人:不同階段的設計流行趨勢不同,之前談風格,現(xiàn)在談生活方式,未來設計的流行趨勢是什么?
個人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易云飛
??易云飛:未來的設計趨勢我認為是由繁到簡的過程,因為這才符合未來的生活方式。不管是設計上還是生活功能上,一些實用的東西會一直傳承下來的,再結合一些現(xiàn)代化的產物,改良得更加人性化,讓生活沒有那么繁瑣,更加簡單舒適。
??戴瑞強:前幾年我主要設計了一些歐式、美式或者鄉(xiāng)村風格的作品,這個分界線其實是從2016年開始,目前接到的項目基本上是現(xiàn)代風格、北歐風格、北歐鄉(xiāng)村、北歐混搭等,從業(yè)主對風格選擇的變化上,也能看出未來一定是從繁到簡的,但是還要補充一點:由簡到精。
??由繁到簡,由簡到精,就是我們最開始提到的民生設計,我們不談風格及材質,而是滿足每一個生活上的小細節(jié),讓設計更加細微化。
東易日盛蔣毅立
??蔣毅立:流行趨勢肯定一直都會有,但是傳統(tǒng)的東西是不變的,我認為的流行趨勢更多是形式上的改變。我們應該繼承目前好的設計觀念,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和專業(yè)知識,學會承上啟下。
??江林生:未來的“極簡”設計并不是說簡單到什么元素都沒有,而是引導生活方式。比如出門發(fā)現(xiàn)東西落家里了,通過設計門口或鞋柜上放置一個小抽屜,回到家把常用品都放置到這個小抽屜里,走的時候再把里面的東西帶走。通過設計,引導了業(yè)主良好的生活方式,我認為這是未來設計師要去挖掘的方向。
??歐陽正國: 80年代穿喇叭褲是流行,剛開始聽磁帶是流行,后來就變成CD,CD很快就變成MP3、MP4。流行是一種趨勢,設計的流行趨勢是什么?萬事有道有術,術會變,但道永遠不變。中國人講萬變不離其宗,“道”就是這個“宗”,但是“術”決定了人對空間不斷變化的需求,保持設計之道,緊跟“術”的步伐,任何時代都不會錯。
東易日盛家居裝飾集團設計師劉東
??劉東:趨勢或者風格它只是一個方面,我一直對自己有一個要求,我們不是純粹的藝術家,沒有辦法主導客戶偏向哪種風格,但是我會根據(jù)他們的需求,按照我自己秉持的設計操作方法來設計,并且引導客戶的審美。
??戴蓓:聽完大家的分享,我想說的趨勢是如果去風格化,潮流化,什么東西會留下來呢?
??例如之前采訪原研哉,開玩笑的問他為什么老穿一件黑衣服,好像從來不換衣服,他說我不想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還要考慮穿什么搭什么,我希望把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做好設計這件事上,思考怎么能把個人空間縮到最小,在最小的平米內去解決個人利用資源的能力。
??真正好的設計師會時刻考慮這些問題,這些才是真正會被傳承下來的設計理念,因此特別倡導我們中國的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不光為了造型和視覺,而是盡量少去消耗社會的共有資源,減少過度設計。做任何行業(yè)也好,我認為中國人尤其生活在北京這樣的都市,為老百姓設計家的人,應該更多去考慮環(huán)保這一話題。
??做設計是隨波逐流or 堅持自我?
??設計師不是藝術家,但是設計師有自己的設計理念,當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業(yè)主的生活力量產生了碰撞的火花,設計該如何做?堅持自己還是認同客戶,這是一個問題。
??主持人:作為設計師,應該追隨流行的設計風格還是堅持自己的定位和風格,大家有哪些看法及感想?
尚品世家黎洪良
??黎洪良:如果把“江湖武林”跟設計這個行業(yè)做個比喻的話,我覺得“無招勝有招”是最高境界!私宅內飾如果把對人的關懷探究到極致那么是什么風格就已經(jīng)不是最要緊了!
??其實經(jīng)過設計的空間如果讓主家體驗是“舒服” 的了,作為設計師也會有另外一種成就感。
??易云飛:設計師是服務于大眾的,我們有自己喜好的東西,但是設計的房子是業(yè)主自己住,所以首先要聽取業(yè)主的想法,通過我們的專業(yè)性和設計思維去幫他實現(xiàn)對“家”的美好憧憬,甚至將他們的需求升華到更高的層次。提煉及升華業(yè)主理想中“家”,這也是做私宅最難的一點,很多房子入住兩年后整個風格完全變了,如果遇到一個對設計師認可度和配合度高的業(yè)主,基本上作品就成功一半,剩下的只是投入程度多少的問題。
??我一直很喜歡老子的一句話:為學而增,為道而損。我現(xiàn)階段還在處于學習吸納的階段,等自己的設計修為達到更高的階段時,才能真正有能力實現(xiàn)并引導大眾對美的需求。
現(xiàn)場花絮
??歐陽正國:設計里面有一部分感性的,有一部分理性的,感性是指看著好看、舒服,理性就好比打造一套晚禮服,肩寬袖長腰圍都要有一個標準尺寸,以及選擇什么樣的面料得聽客戶的。而設計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一種結合。
??但丁說過一句話:家不需要太多的奢侈品,但是一定是離不開必需品,必需品使用一輩子不壞就好,其他的就隨自己的喜好。因此我認為業(yè)主的需求及自己的設計堅持是不沖突的,應該是相互融合,互為一體的。
??江林生:設計風格方面我會先傾聽業(yè)主的意見,首先我們得滿足客戶的需求,畢竟房子是業(yè)主的,他是主導人。而設計師不是在做藝術創(chuàng)作,很難堅持自己的全部理念。我認為業(yè)主跟設計師之間,應該像談戀愛一樣,需要找到一個磨合的切入點,在滿足業(yè)主需求的基礎上去做引導,不斷修改磨合最終達成共同的設計思路。
??劉東:對于“美”設計師一定要學會堅持,但是針對每個業(yè)主,需要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即滿足客戶的需求,又能堅持設計師自己的設計理念,這需要不斷積累經(jīng)驗,學會把握業(yè)主的心理及溝通技巧。
??蔣毅立:作為設計師,我希望能堅持做自己,保持個性化,但是對待潮流也不能忽略無視。例如觀看歐陽正國老師的作品,我預想中他的作品可能偏傳統(tǒng)化,但實際上他的作品非常時尚,不是因為家具和整體表現(xiàn)的色彩風格,而是因為一套音響,那套音響是去年比較流行的元素。有時候設計師在兼顧業(yè)主的需求的同時,也可以在某個小方面體現(xiàn)設計師的想法,讓設計更有亮點!
現(xiàn)場嘉賓合影留念